楊再新 作品

第21章

    

“我到村裡來,確實要完成縣裡的資料,但我心裡更想,我們一起討論、努力,把村裡的狀況得到實質性的改變,而不是僅僅是材料。”楊再新苦笑著說。

“我知道楊主任的意思,並不誤會你,但這個事情確實急不來。”龍秀國搖搖頭說。

“我也知道急不來,這不是閒聊嗎。我們順著一個思路說下去,說不定就有靈光一閃了啊。”楊再新也笑起來,要說在村裡一天天這樣過下去,他確實做不到。

“是的是的。”龍秀國也不好反著說,知道楊再新和其他那些人不同,真是在為村裡著急,想找到一條出路。

雖說心裡急,但到村裡一週的時間,楊再新還是一籌莫展。確實應了那句話:萬事開頭難。在村裡討論過幾次,找幾條思路。

目前,雙溝村能夠做的不外乎兩大方麵:一是種植,二是養殖。種植就必須找新的經濟作物、茶、藥材、水果等等;養殖的話,家禽、家畜、水產,村裡確實也有條件,但麵臨的可能也比較大。

村外有兩條河,雖不大,但水產養殖是有先決條件的,比如魚之類的,還可選擇比較特殊的品種進行養殖。談到這,龍秀國、龍成海都搖頭,說,“村裡這些方麵都搞過,比如養豬、養羊、養牛等項目,還有養鴨子、雞、鵝等,都試過。但也都虧本了,然後就冇人肯再做。”

“我也瞭解過這些情況。”楊再新說,“無非就是投入少、規模不起來,賺到的利潤空間太小。”

“不成規模是最大的弱點,但要做成規模,村裡不具備這樣的條件啊。”龍秀國說,“資金冇有,成規模的投入,冇有上百萬、上千萬,能夠成什麼規模?外來投資不可能,誰會選這山溝溝來?還有就是技術問題,縣裡答應給技術支援,也派人過來幫忙,但自己冇技術,終歸做不好。每一次失敗,也都是如此,血本無歸。

還有就是銷售問題,鎮上消化不了,縣城遠,外來老闆過來進村,那就更不可能了。”

實際上,貧困落後之地,隨便說出來都是辛酸血淚。

“之前冇有通路,今年路通了,一些條件會得到不小改變吧。”楊再新說,“每家養幾十隻雞鴨,然後村裡跟外麵聯絡銷路,甚至可找省裡扶貧單位到省城聯絡銷售,這條路不能走一走?”

“我們也想這樣,但村裡人家冇幾個人肯做啊。到具體一家人,不少人家勞力不足,或五六十雖以上的,他們也承受不了多少勞動量。”張兵說。

轉眼十天。這天,縣裡扶貧專項工作小組專程到雙溝村來檢查工作,楊再新正在一農戶家裡,得到訊息回村部。見來人認識,便笑著招呼。

縣裡來人看他在村裡的工作情況,楊再新早就有思想準備。好在來人也是熟悉的,見麵後暗中表達過以後不會因為駐村點事情,找他麻煩。除非縣裡領導自己到村裡來,那就不好說了。

楊再新表達了自己的感謝之意,在雙溝村十天,自己也有心得,至少適應了在村裡的工作。和村裡農戶談扶貧,瞭解各傢俱體的困難,琢磨用什麼樣的項目來改變村裡的貧窮麵貌。

吃過中餐,到來的三個人之一向軍說,“楊主任,回縣城嗎。我們有出,方便。”

向軍是縣裡扶貧專項工作小組的副組長之一,對縣裡駐村乾部有著評價工作的職權,對楊再新表示了善意。楊再新也知道,縣裡還是有人對章童俊有著很好的印象,連帶著對自己這個秘書也是照顧的。隻要不違背原則的前提下,給自己一些便利,他們也是樂意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