楊再新 作品

第28章

    

這些發現,對村裡的人說來不稀奇,都是村裡的舊事。楊再新第一次聽說這事,有些新鮮,覺得之前人們能夠開墾種植,如今要開墾出來肯定可行,隻是,要選中適合的作物,選擇有經濟價值的作物。

有了這樣的基礎,楊再新覺得離目標又接近一分,便繼續往山頂爬。到半山時,看看時間已經中午。幾個人也都消耗不少體能,吃了乾糧,再繼續往上爬。過了山腰後,地勢更平坦,鑽林子也容易一些。不過,這邊是斜坡麵,風景普通。

到山頂,將沿路拍下的照片翻看一遍,楊再新也將沿途采集到土壤樣本整理一番,覺得這一天的收穫還不錯。“龍哥,這片坡地大約有多少麵積?”

“幾百畝總會有。”龍成海說,對於山坡野地,估算麵積比較難準確,“這種的坡地,沿途至少有五六處,這裡是離村裡最近,也是七十年代開墾耕種過的,往上遊走,還有開墾過的也有一直冇開墾的坡地,從山頂走,彼此的實際距離就不算遠。”

“也應該是的,”楊再新也回味過來,從河溝走,彎彎曲曲的道路難行,一大半天才爬上坡來,但從坡頂走,村裡所占地區不過十來公裡,之外就是臨縣領地了。“這裡離進村公路不是冇多遠了?”

“是的。”龍成海指著一個方向,“往這裡走,過那個山頭下去就是進村公路。”

三個人不是沿舊路下河溝,而是選擇在山頂走,從進村公路回村,這樣需要的時間更少。

第二天,楊再新渾身都痛隻得留在村裡不走,休息一天,恢複一下體能。過一天,龍秀國也得空,再次出村就有四個人,並不走河溝而是從進村公路直接走山頂。看了兩處坡地,從山頂往下看,實際的感受會少很多,但從宏觀上對這些坡地又更好把握。

一天看了兩處坡地,在山頂行進不過纔到中午。坐到山頭上,下麵的萬丈懸崖。從這出可看到河溝,也可看到對麵的石壁。

龍秀國說,“楊主任,河溝兩側風景最好的,可能就是這一段。我們從這裡看過去,角度不是太好。往前走,有一個平台,站到平台上看,山穀兩邊都能夠看清楚。特彆是起霧的時候,真的就像在仙境一樣。”

聽龍秀國這樣說,楊再新忍不住站起來,一行人往那個平台走。張兵在前帶路,冇走多久,開始沿山勢下,一條小毛路勉強可識彆。路途是一些大塊大塊的巨石,一些是與山體相連,一些是擱置在石頭上,非常壯觀。

這真是一處絕美的風景,站在觀景台上,這一處觀景台隻有唯一的一條通道。不足一米寬的石路,從山體延伸出來。延伸有三四米後,與這站台搭在一起。站台總麵積大約十來平米,上堆著三層石塊,好在看起來石塊不會下滑滾落到幾百米的深溝去。

站到站台上,突然四週一空,完全呈孤島性質的一處觀景台,天然的。楊再新一來到這裡,第一感覺是戰戰兢兢,因為四周空曠,唯一與山體相連的地方,狹窄、孤深,似乎這一處岩石隨時會離開山體,往河溝裡下墜溜。

“楊主任,恐高嗎。”龍秀國笑著說,可能是看到楊再新有些緊張。

第一次到這個地方的人,估計都會有同樣的感受。環周是峭壁,白森森的,直接垂直到溝底。看向溝底,如果有人在下麵,估計像一隻螞蟻大小,實際的距離有多遠,楊再新估計至少是六七百米。